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转载 | 钱再见 高晓霞:从“重要法宝”到“强大法宝”: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战略定位与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07日 14:08    作者:    点击:[]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的重要论断。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把统一战线的战略定位从“重要法宝”升华为“强大法宝”,具有内在依据。从“重要法宝”到“强大法宝”论述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提法调整或者“概念升级”,而是对统一战线在新时代的战略定位更加重要、战略作用更加突出的理论反映和实践要求,突出地体现了统一战线法宝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创新性。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具有包括大统战结构、同心圆结构、共同体结构在内的圈层结构。这种圈层结构使统一战线展现出更加强大的治理功能,包括元治理功能、民主治理功能、全球治理功能。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强大法宝作用,要把准政治方向,在大统战工作格局中加强党的领导;嵌入国家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坚持守正创新,提升统一战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关键词

统一战线;重要法宝;强大法宝;圈层结构;治理功能;共同体

作者简介

钱再见,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统一战线与治理现代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高晓霞,南京审计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1]这一重要论断提出后,学界对其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有研究认为,“强大法宝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体现[2],是深刻总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3]。还有一些研究认为,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党协调政治秩序与促进发展的强大法宝[4],不仅是概念升级[5],而且是对统一战线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和认识的再提升[6];新时代统一战线发挥强大法宝功能,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7]。国外已有研究认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发展经历了从策略到战略再到思想意识的转变[8];统一战线远不只是策略,也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战略,而“几乎是本能的思维方式”[9]。晚近以来国外一部分学者的研究中掺杂了较多的意识形态因素,甚至充满误解、偏见和仇视,将统一战线看作中共“锐实力”的组成部分,诬称其为“自我毁灭的秘密武器”[10],甚至把统一战线法宝说成是所谓“社会控制工具”“秘密武器”[11]。他们也看到,统一战线不仅是概念性的、工具性的,而且是制度性的[12]。阐释对统一战线法宝地位的正确认识,反驳对统一战线地位作用的错误认知,都需要加强对统一战线战略定位问题的学理分析。


为进一步加深对统一战线战略地位从“重要法宝”跃升为“强大法宝”内在逻辑的理解,本文对统一战线“法宝论”的形成与发展、强大法宝的基本内涵和实现路径进行探析。统一战线“重要法宝”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统一战线工作实践的科学概括与理论升华,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新时代统一战线作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是更高的战略定位,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价值。统一战线内在的圈层结构决定了其具有更加强大的治理功能。统一战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是新时代新征程更好发挥统一战线“强大法宝”功能的必由之路。


一、统一战线“法宝论”的形成与发展

统一战线“法宝论”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统一战线工作实践的科学概括与理论升华,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体现。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深入推进,统一战线“法宝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一)统一战线“法宝论”的形成


统一战线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本问题是解决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团结统一和同盟军问题,“努力争取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13],指明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一般原理和根本原则。1922年,党的二大确立了民主革命纲领,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形成了关于统一战线的第一个专门文件,调整了党的一大关于“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联系”的主张,并且提出,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建立一个“民主的联合战线”[14]。1923年,党的三大确立了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方针和政策,为开启第一次国共两党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促成了1924年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政党合作,建立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1925年,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1935年12月25日,瓦窑堡会议通过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并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批判“左”倾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错误的基础上制定了正确的政策和策略。1939年7月9日,毛泽东向陕北公学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同学讲话。他说,送给同学们三个法宝:统一战线、游击战争、革命中心的团结[15]。1939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创办一个党内刊物《共产党人》。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进一步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16]毛泽东关于“三个主要的法宝”的论述,标志着党的统一战线法宝思想的形成[17]。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到达陕北之后即开始从组织上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机构建设,1939年正式成立了中共中央统战部。此外,中共中央还成立了统一战线委员会。1940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在抗日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统一战线性质的“三三制”政权,从制度上为党外人士进入政权并且占有一定比例确立了原则和保障,坚持以民主新路和民主的制度建设跳出历史周期率。1940年4至6月,党的七大在延安召开,“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被确立为毛泽东思想的九个方面之一,毛泽东在会上明确提出了“统一战线是一门专门科学”的重要论断。


从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到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把统一战线视为法宝,是因为统一战线是一门专门科学,而不是什么“秘密武器”。


(二)统一战线“法宝论”的发展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强调指出,统一战线有其策略性,但更主要的是它的战略性。1979年10月19日,邓小平在谈到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统一战线的战略地位时明确指出:“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18]新的历史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从而大大拓展了统战对象的范围,充分体现了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要求。2000年12月4日至6日,江泽民在第十九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指出:“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大重要法宝绝不能丢掉,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绝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绝不能动摇。”[19]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大重要法宝,也是党的一个政治优势和一项长期方针,必须不断加强,从而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作用。在2006年7月10日至12日召开的第二十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胡锦涛首次提出了统一战线“三个重要法宝”的论述,即“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20]。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指出:“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21]统一战线重要法宝思想首次写入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党中央十分重视统一战线这一战略策略问题,强调统一战线不仅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而且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在新的历史条件,统一战线从阶级联盟向政治联盟的转型,为统一战线彰显法宝地位和作用开辟了新空间。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大重要法宝,既是一个政治优势,也是一项战略方针,需要从战略上谋划,并以制度化的方式得到落实。统一战线法宝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战略性,需要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统一战线“法宝论”的升华


新时代以来,党对统一战线法宝地位的认识不断深化。2014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指出:“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我们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追求的团结,是广泛的团结,也是坚强的团结,是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向着共同目标前进的团结。”[22]统一战线的团结目标是有丰富内涵的,彰显了统一战线的政治优势、战略定力和法宝功能。2015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23]人心和力量作为最大的政治的问题,其解决必须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从而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继续不断走向新的胜利。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24]。《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明确了对统一战线的定位:“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25]对统一战线“重要法宝”战略定位的新表述更加突出了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统一战线的使命任务。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26]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是“强大法宝”的重要论断。


新时代以来,党对统一战线的战略定位进行充分的实践探索、制度创新和理论总结,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从“重要法宝”到“强大法宝”论述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提法调整或者“概念升级”,而是对统一战线在新时代的战略定位更加重要、战略作用更加突出的理论反映和实践要求,突出地体现了统一战线法宝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创新性。


二、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强大法宝

的战略定位

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各个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作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具有“三个更加重要”的战略价值。其圈层结构包括大统战结构、同心圆结构、共同体结构,内在地决定了其具有更加强大的治理功能,包括元治理功能、民主治理功能、全球治理功能。


(一)统一战线强大法宝的战略价值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这一梦想离不开统一战线去团结各方面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1938年3月12日,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孙中山的伟大在于他的三民主义的纲领,统一战线的政策,艰苦奋斗的精神[15]55。2016年1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宝贵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为他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而继续奋斗。”[27]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统一战线面临着一系列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其一,从国际局势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更为突出,形势更为严峻。统一战线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上的作用更加重要。其二,从战略全局来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需要把各方面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的任务更加艰巨。统一战线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的作用更加重要。其三,从社会结构来看,经过改革开放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统一战线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上的作用更加重要。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目标赋予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新的历史环境,统一战线的强大法宝地位孕育出更大的战略价值。


(二)统一战线强大法宝的圈层结构


统一战线强大法宝的结构是指统一战线作为政治联盟的构成要素、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主体结构、对象构成、活动范围等方面,具有典型的圈层特征。


其一是大统战结构。“大统战”既是一种战略思维,也是一种制度安排和工作格局。大统战是对应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的战略性思维、全局性视野和制度性安排,目标是推动全党都来重视做好统战工作,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28],最大限度地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作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明确提出,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25]8。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八条原则之一,是加强党对统一战线集中统一领导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战略方针、发挥凝心聚力政治优势的重要保证。在具体实践中,大统战工作格局是解决“统一战线不统一”的结构性问题、形成统一战线工作合力的内在要求,主要由领导体系、工作体系、协同体系等方面构成,致力于形成和完善“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内外互通”的统一战线组织运行体系。


其二是同心圆结构。同心圆既是统一战线的结构特征和政治格局,也是统一战线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和制度安排。统一战线作为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强调的是在多样性的现实中达成广泛共识,强调“求同存异”;同时,强调在一致性中包容多样性和差异性,承认“和而不同”,凸显政治联盟的包容性。在同心圆政治格局和同心圆制度安排中,同心是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而共识则是基于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在重大问题上不断达成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行动方向,即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目标上同心同向,在行动上同心同行。统一战线的核心和根本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就是要不断巩固大团结大联合的共同政治基础,在发扬民主包容差异的合作中画出最大同心圆。其目标则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当然,必须要认识到的是,同心并不意味着同化,同心也是指“和而不同”。在利益分化的多元社会中所能够达成的共识,实际上是一种“最大公约数”。同心强调的是坚守政治底线,并不意味着整齐划一的“清一色”或者排斥多样性,而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多样性中寻找“最大公约数”。统一战线“同心圆”源于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学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具体实践的创造性结合。


其三是共同体结构。从哲学的意义上说,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自然共同体、生命共同体、社会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统一战线处理不同政治社会力量的关系,通过思想引领、政治吸纳、民主协商、公众参与,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以思想共识、共同利益把各种主体紧密连结成休戚与共的共同体。统一战线的共同体以中国共产党为圆心,在国内先后通过阶级联盟、政治联盟的组建,把各阶级阶层力量凝聚起来,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统一战线工作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要求,围绕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真正把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阶层以及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全体中华儿女都团结起来,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在国际层面,统一战线坚持“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彰显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色,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治理中始终致力于实现合作共赢、文明互鉴,努力扩大国际友好伙伴圈、朋友圈,构建新型国际统一战线。


(三)统一战线强大法宝的治理功能


统一战线强大法宝结构的立体性决定了其所能发挥功能的多样性。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治理功能主要包括元治理功能、民主治理功能和全球治理功能。


首先,统一战线强大法宝的元治理功能。从治理理论的视角来看,风险社会、问责困境和治理失灵背景下出现的“元治理(meta-governance)”正是需要政治权威出场并对其进行规范与引导[29]。点多面广既是统一战线工作的一大特点,也是统战工作的难点和风险点。面对来自资本逻辑渗透、交往理性虚化、数字社会“去中心化”等方面的多重挑战[30],只有坚持大统战战略,增强大统战意识,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才能切实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体现在统一战线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之中,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充分发挥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凝心聚力的强大法宝作用。


其次,统一战线强大法宝的民主治理功能。民主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实践探索,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思想在中国落地生根、中国共产党百年民主探索的经验结晶,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新型民主模式,是中国式民主对西式资本主义民主的超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也是发挥统一战线强大法宝治理功能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指向。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不仅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和重要制度载体。统一战线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要求,坚持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的重要理念和制度特色,有利于团结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具体说来,统一战线在参与式治理过程中推进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落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在多样性差异性复杂性中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再次,统一战线强大法宝的全球治理功能。统一战线共同体结构的功能特质主要体现在参与性、交互性、秩序性、共生性、能动性等方面。其目标是实现“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的“三个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些也是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凝心聚力强大法宝功能的具体体现。同时,统一战线要深度参与到全球治理进程之中,促进各国主权平等,倡导国际政治中的对话协商,维护全球秩序稳定和公平正义,致力于实现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交流互鉴和合作共赢,坚决反对世界上的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和强权政治行为。


三、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

强大法宝作用的路径选择

充分发挥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强大法宝作用,首先要在大统战工作格局中加强党的领导,把准政治方向,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同时,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此外,要进一步提升统一战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一)把准政治方向:在大统战工作格局中加强党的领导


习近平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必须掌握规律、坚持原则、讲究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31]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政治性是统战工作的第一属性。大统战要求在元治理意义上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思想政治引领,在整体性治理意义上加大制度建设力度,运用数字治理技术赋能大统战工作,在参与式治理意义上加快队伍建设步伐,从而更好地发挥统一战线的政治优势,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同时,要树立大统战思维,增强大统战意识,进一步明确统战部门在大统战工作格局中的各项责任和具体任务,着力优化大统战工作格局的统一领导体制、牵头协调体制、各负其责体制,建立健全保障大统战工作格局有效实施的教育培训机制、监督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二)嵌入国家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


统一战线要解决的是政治上的“人心”问题和治理中的“力量”问题,其所发挥的价值功能说到底就是凝心聚力的强大法宝功能。凝心聚力作为统一战线的使命任务和工作要求,也是统一战线的价值目标和基本功能。在“人心”与“力量”的关系中,“人心”是第一位的,是“力量”源泉也是其发挥正功能和“向心力”作用的根本保证[32]。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的政治使命主要是在同心圆的意义上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凝聚最大的政治共识,即谋求最大公约数,形成最广泛的政治联盟。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功能主要在于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永恒主题,推动多元共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同心圆与共同体的关系中,同心圆强调的是同心基础上的领导,共同体凸显的是共识条件下的合作和聚合。国家建设的首要前提是如何使存在于国家这个政治共同体内的人们聚合成为国家能够确立其上的人民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与生俱来地具有双重使命,一是增强党的力量,巩固党的领导;二是凝聚各方力量,促进社会协调与国家整合[3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是建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上的,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鲜明特色。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也是面向世界的,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要在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协同建设中发挥强大法宝功能作用。


(三)坚持守正创新:提升统一战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统一战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是新时代更好地发挥统一战线强大法宝功能的必由之路。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既要依据统战理论规律,又要掌握统战方针政策,准确把握统一战线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方面的根本要求和使命任务,进一步健全统一战线各领域的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不断提升统战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同时,要基于共同体理念,增强共同体意识,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工作的治理功能和整体合力,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统一战线是党的特殊群众工作,要有特殊的方式方法,统战工作也是一门科学,没有很强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做不好的[34],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用活用好“海龙王的法宝”,谋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四、结语

统一战线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战略定位,具有“三个更加重要”的战略价值。统一战线战略定位从“重要法宝”上升为“强大法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理论认识达到新水平。统一战线强大法宝地位源于其大统战结构、同心圆结构、共同体结构等圈层结构形成的强大治理功能。新时代新征程,统一战线不断适应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需要,将全面发挥出强大法宝功能。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N].人民日报,2022-10-26(1).

[2]  舒启明.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N].光明日报,2022-11-04(6).

[3]  王小鸿,胡国喜.统一战线百年历史经验[J].群言,2023(3):10-13.

[4]  郭道久,郝若雯.统一战线:巩固中国式现代化人心基础的强大法宝[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3(3):14-24.

[5]  许奕锋.浅谈新时代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N].人民政协报,2023-04-26(12).

[6]  孙信.统一战线是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J].东岳论丛,2023(2):145-151.

[7]  路璐,李小宁.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统一战线的两种范式及其历史性变革[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3(2):1-13.

[8]  Van Slyke,Lyman P.The United Front in China[J].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1970(3):119-135.

[9]  Van Slyke,Lyman P.Enemies and Friends:The United Front in Chinese Communist History[M].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7:257.

[10]  Groot,Gerry.“A Self-Defeating Secret Weapon?The Institutional Limitations of Corporatism on United Front Work”.In Jennifer Y.J. Hsu,Reza Hasmath(eds.)The Chinese Corporatist State:Adaption,Survival and Resistance[M].New York:Routledge,2012:47-67.

[11]  Brady,Anna-Marie.Magic Weapons:China’s Political Influence Activities under Xi Jinping[M].
Washington,DC:Wilson Center,2017.

[12]  Yoshihara,Toshi.Evaluating the Logic and Methods of China's United Front Work[J].Orbis,2020(2):230-248.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7.

[14]  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华文出版社,2021:9.

[1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29-130.

[16]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6.

[17]  陈喜庆.关于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新时代法宝作用的几个问题[J].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4):4-12.

[18]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3.

[19]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3.

[20]  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解答[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9.

[2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N].人民日报,2012-11-08(1).

[22]  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31日)[N].人民日报,2014-01-01(3).

[2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556.

[2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N].人民日报,2017-10-28(1).

[25]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M].北京:华文出版社,2021:5.

[26]  李桂华,孟雅睿.中国政党协商制度生成与发展:从“座谈”到“制度”[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0(1):31-38.

[27]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11月11日)[N].人民日报,2016-11-12(2).

[28]  林华山,龚静阳.大安全与大统战:国家治理中统一战线领域风险防范与化解[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1(4):74-92.

[29]  钱再见,汪家焰.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政治权威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行政论坛,2018(3):39-48.

[30]  孙冲亚,何祥林.国家治理现代化场域中的统一战线:功能、挑战及其进路[J].理论月刊,2021(7):51-58.

[3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03.

[32]  钱再见.“人心”与“力量”:统一战线的政治使命与治理功能——兼论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着力点[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68-76.

[33]  林尚立.人民共和与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建设国家的政治方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4):1-6.

[3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3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中国共产党制度体系建设的百年演进及经验启示研究”(21&ZD04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运行机制完善和效能提升研究”(20ZZA001)

引用格式:钱再见,高晓霞.从“重要法宝”到“强大法宝”: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战略定位与路径选择[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3(4):1-9.

来源:统一战线学研究

编辑:董小参
责编:蒋锐

上一条:重要讲话 | 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下一条:坚持自力更生与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关闭

版权所有 © 山东大学统一战线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电话:0531-88361245    Email:tzzx@sdu.edu.cn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