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至20日,由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和北京社会主义学院联合主办、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和青岛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协办的第四届统一战线学论坛在山东青岛成功举办,此次论坛以“大统战工作格局下的统一战线学学科体系建设”为主题,设置主旨报告、大会发言、分论坛研讨等环节,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社院系统等80家单位的150余位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专家学者将开展深入交流和研讨。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常委、台盟北京市委主委、北京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陈军,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青岛校区校长曹现强,北京市社科联秘书长、北京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一级巡视员崔占辉,青岛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常务副院长宋立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海燕主持开幕式。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祁金利主持主旨报告环节并作大会总结。
陈军指出,今年恰逢统一战线由“一门专门科学”到一门独立学科转变的一系列重要历史节点,比如:80年前的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中首次提出“统一战线是一门专门科学”;40年前的1985年,习仲勋同志在第一次全国统战理论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统一战线“这门专门科学推向前进”;25年前的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首次把“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写入党中央文件;10年前的2015年,党中央首次召开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我们党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同年,中央社院与山东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统一战线学研究生……5年前的2020年,北京社会主义学院与山大政管学院共同创办统一战线学论坛……陈军表示,五年来统一战线学论坛产出了一大批优秀成果,促进了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等的协同发展,一批批青年才俊脱颖而出。论坛的影响力和关注度越来越高,与我们共同致力推动统一战线学建设发展的朋友圈越来越大。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将加强与全国范围内的统战、社院系统各单位等协同联动,持续办好论坛、提升论坛质效,围绕发展壮大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破解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等,更好发出论坛声音、服务中央决策、助推人才辈出。
曹现强表示,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加快推动统一战线学科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不断提升统一战线学在学界的地位,扎实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思想的学理化阐释、体系化研究,努力产出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副院长王延中在主旨报告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最重大理论成果。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山东大学统一战线学博士生导师李小宁在主旨报告中指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逻辑的起点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本是原由“阶级联盟”构成的“人民”。对“人的根本”即“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解答是“人民本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治制度,与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政党制度就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这套理论及制度的缔造者。
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市委党校、部分社院的19位专家,围绕构建统一战线学科体系、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发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政治作用等主题作大会发言。
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专家学者分别聚焦“大统战工作格局”“统战学与统战理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四个分论坛主题进行了交流。
据了解,本届论坛共收到405篇论文,论文来稿数量创历届论坛之最。经论坛专家委员会严格评审,评出四个等次63篇优秀论文,40篇论文拟入选论文集。
来源 | 北京新闻广播
记者 | 张 煜
编辑 | 陈欣然
责编 | 陈俊龙
审核 | 蒋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