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和学友们交流,经常困惑大家的一个问题是:我不知道方向,不知道要研究什么,不知道看哪些文献。经常是老师给定了一个选题,自己不太感兴趣,或者自己研究研究,就不知道怎么深入下去了。这其实是一个论文选题的问题。
而在《博士学术学位论文评阅书》中,评议项目的第一条就是“论文选题”,其评议要素是:“(1)选题的前沿性和开创性(2)选题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所以说,论文选题非常重要,是论文的第一关。好的选题意味着今后的研究道路比较顺畅,较能生产出优质的研究成果。“好”的标准就是选题的前沿性和开创性较强;选题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较强。可以说,好的选题是成功之作的一半。那么问题来了,怎样发现、凝练好的选题?也就是说,怎样训练我们的问题意识呢?统一战线学这样一门政治性、政策性与实证性特别强的新兴学科,能不能发掘出好的选题?
答案是肯定的。正是因为统战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学科属性、学科边界有待进一步明晰,这就留给研究者广阔的空间。以我从事的政党政治研究为例,其实,在政治学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界,有关政党政治的研究成果应该说比较丰硕了,尤其是对中国共产党的研究,近年来应该是学术热点。那么以此为主题,还能挖掘好的选题吗?从匿名评审专家(政治学界)给出的意见来看,拙作选题还是得到肯定的,虽然论述政党关系是一个老题目。确定论文题目还有一个过程,一开始的题目是《从竞争到合作:中国政党关系研究》,在预答辩中接受了老师们的修改意见。尤其是方雷老师,从政治学理论的角度提出论文题目要修改,才更能体现学术性,原题目太平淡。预答辩后题目改为《结构性情势下中国政党关系研究》。在匿名评审环节,有两位专家指出要加强对中国政党关系的历史内涵梳理。因此最终题目改为《结构性情势下中国政党关系的历史演进及启示研究》。针对论文的选题问题,三位专家分别指出,“论文选题是政治学的前沿课题,有较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选题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对人们认识当今中国的政治制度有较大的帮助。”“论文具有创新性,整体框架结构完整,实现了逻辑自洽,对我国合作型政党关系也有了新的解释框架,达到了博士论文要求的创新性。”
也就是说,从统一战线的角度考察中国政党关系这个老题目,对于政治学的专家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依然可以写出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的研究论文。推而论之,无论是研究民族、宗教,还是研究工商联、人民政协,抑或是新的社会阶层、海内外阶层等等,都可以确定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好的选题。因为统一战线学还在生长发育期,有着广阔的空间等待研究者去发掘。关键在于,要以学术研究的视角或者全新的思路去考察、发现我们的研究领域,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发现自己的问题域,并运用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采用适宜的研究方法,去提出问题、解释问题、回答问题乃至解决问题。
以上从理论上确立了统战专业可以找到好选题,下面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操作,找到好选题。我的做法是多看、多听、多问、多记。多看指的是多阅读质量较高的文献。囿于研究主题的关系,我主要关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经常刊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政治研究论文的核心期刊。当然,必须要有取舍。有的精读,有的泛读。精读的是从题目开始,思考论文的写作逻辑、论证框架、结论阐述等等。泛读的是大部分论文看看题目,看论文关注的是什么问题,标题是怎么表述的,有没有提出新的概念、新的框架等等。
多听指的是多听听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讲座、老师们的课程以及开题、预答辩的录音。前两者可以打开我们的视野,从正面启发我们寻找研究选题,而在后两者中,老师们经常会提出一些批评意见,其中涉及选题的意见要反复揣摩,不合适的要及时纠正。
多问指的是多向老师们请教,现在我们有机会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要抓住一切机会,请教专业问题。这种请教不是漫无边际的聊天,机会难得,时间有限,要尽量避免提出要看什么书,要怎么做学问等等大而空的问题。请教之前对这位学者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论文要关注。要带着问题请教,有针对性地问出高质量的问题,并认真吸纳消化老师们的回答。有次参加政党制度年会,北京大学金安平教授说她一直做一个“政治恩赐”的研究给我的启发很大。
多记有两层含义,一是多记录,要把一些所见所得所想及时记录下来,因为科学研究中,灵感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且它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瞬时的体验。一旦错过,可能就再也找不到了。二是多背记。我们看文献,时间一长,容易忘记。要把那些经典的文献,反复阅读,犹如庖丁解牛般解构他的论文,最好能把论文题目、框架甚至摘要背诵下来。这一过程对论文框架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有好处。
我想,如果能沉浸进去,深入进去,进入一种研究的状态,保持一种求索的心态,我们肯定会形成自己的好的选题。这样的话,我们每天会很充实,觉得有做不完的事,又有一种成就感。写论文不再是一种苦差事,而是一种对未来世界、未知领域探索的美好经历。在学术研究中,某种程度上,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希望我的不当之见能为学友们的论文选题提供一点参考。
(作者,王天海,山东大学统一战线学博士,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副研究员。)
撰稿 | 王天海
编辑 | 陈欣然
责编 | 陈俊龙
审核 | 蒋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