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战知识 >> 正文
统战轶事 | 乌兰夫与乌兰牧骑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05日 08:43    作者:    点击:[]

乌兰夫与乌兰牧骑

 

1965年,乌兰夫接见即将赴全国巡演的乌兰牧骑

乌兰牧骑是活跃在内蒙古广阔草原上的文艺轻骑兵,译成汉语,就是红色文化工作队。乌兰牧骑的创立和发展与乌兰夫同志有着密切联系。

1957年,党中央对开展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作出指示,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主席乌兰夫提出:要根据民族的和地区的特点来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总的方针政策的指示。解决牧区长期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影、演出、展览、图书的情况。根据乌兰夫同志的这一要求,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部门组织了工作组,到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苏尼特右旗做了3个月的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型文艺团体下不来,走不动,旗文化馆有时下去搞点活动,主要限于辅导,远远不能适应客观的要求。因此,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不能按照老一套的做法,必须代之以适应实际情况、又能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做法。

针对这一情况,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部门探索在原来文化馆的基础上,适当补充人员,增添设备,把它改变为一支流动的文化工作队,创立了适合农牧民需要、兼备“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多种功能、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艺组织形式——乌兰牧骑。乌兰牧骑得到了乌兰夫同志的大力支持,很快在整个内蒙古自治区推广普及。后来,在乌兰夫同志的长子布赫同志的率领下,乌兰牧骑代表队到北京参加演出,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称赞。

乌兰夫与乌兰牧骑亲切交谈

改革开放后,已经到中央工作的乌兰夫同志仍然关心关注着乌兰牧骑的发展。1983年,乌兰夫为乌兰牧骑题词:“让乌兰牧骑文艺之花,在全国开放”。1987年,乌兰夫同志就纪念乌兰牧骑建队30周年发表谈话说:内蒙古40年来的建设成就,有乌兰牧骑的一份功劳。乌兰牧骑是一支革命化的文艺轻骑队。并对乌兰牧骑的发展提出了3点希望:

一、要发展、加强、推广、提高;

二、要认真总结30年来的经验;

三、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活,要在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面多下点功夫。

乌兰夫还题词:“让乌兰牧骑精神发扬光大”。

乌兰夫(1906—1988)蒙古族,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曾用名云泽、云时雨。1923年12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受五四运动的影响,青少年时期就热情投身革命事业,成为“早期觉醒的蒙古族青年”的杰出代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按照党的要求,成功指导并实现了西蒙地区党的工作重点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转移,为建立党领导的蒙古族抗日武装作出了贡献。1941年9月起,担任延安民族学院教育长,为各民族团结抗战和培养民族干部付出了极大心血。抗日战争胜利后,作为绥蒙政府主席,率领大批蒙汉干部回到内蒙古地区开展民族自治运动,为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的创建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947年至1949年,成功领导了内蒙古自治政府辖区的政权建设、军队建设、党组织建设、经济文化建设、农村土地改革和牧区的民主改革,并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为建立、巩固和发展东北根据地,解放东北、华北地区,作出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第一书记、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改革开放后,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等职。

文章来源:统战新语:https://mp.weixin.qq.com/s/_59hK4L2DIoxJcupOCQFPQ

责编:蒋锐

编辑:李顺强


上一条:统战人物 | 马厚元:爱国爱教 造福桑梓 下一条:统战人物 | 何香凝:新中国华侨事务奠基人

关闭

版权所有 © 山东大学统一战线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电话:0531-88361245    Email:tzzx@sdu.edu.cn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