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多年,周恩来称赞他大事不糊涂!
徐冰,1903年出生于南宫市西唐苏村。青年时期,徐冰在上海读书,在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23年,赴德国留学。1924年3月,在德国加入中国共产党。
“五卅运动”后,徐冰积极投身于宣传活动和学生运动,曾被德国地方当局逮捕。随后,被中共党组织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在共产国际兼任翻译。1928年,他回到上海,任中共中央翻译、上海反帝大同盟党团书记,并在中共中央职工部、全国总工会工作。1932年秋,受中共中央委派到山东青岛视察职工运动,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在狱中他坚决斗争,经受了严峻考验。1933年春出狱后,到北平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积极传播革命思想,推动抗日救亡运动。他先后编辑《世界论坛》《中外论坛》等刊物,介绍革命理论,并利用多种形式(包括其兄邢赞亭在北平的上层社会关系)进行活动,广泛联系、争取、团结文化教育界的知名人士。
1939年
1939年夏,徐冰赴重庆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化组组长,在重庆,他坚定地贯彻执行了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出色完成了党交给的工作,不顾个人安危,英勇机智,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在团结文化界和民主党派工作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在周恩来领导下,他具体分析了重庆文化界的情况,认为要争取、团结党外朋友,必须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关键是使他们了解中共抗日、团结、进步的方针,宣传八路军、抗日根据地,揭露国民党。
1941年
1941年皖南事变后,在周恩来的指示下,徐冰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式,如纪念鲁迅逝世,庆祝郭沫若、洪深等同志的生日,悼念邹韬奋等,联系和团结文化界人士。
1946年
1946年初,国共停战协定签订之后,徐冰任北平军事调停处执行部中共方面顾问。当时,他负责同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联系工作,坚持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向进步朋友提出,只要不是投靠蒋介石国民党的,就要坚持团结。
北平和平解放
北平和平解放后不久,徐冰作为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为新政协的筹备和召开,做了大量的政治工作和组织工作。他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民主人士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接触,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详细讲述革命形势和党的各项政策,同他们沟通思想,协商筹备和召开新政协的有关问题,促进了统一战线内部的团结。
1956年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高潮以前,徐冰在建立和活跃人民政协工作,开展政治协商活动和组织各界人士的学习以及开展国际统一战线活动,对各方面爱国人士在政治上、工作上的适当安排,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搞好中共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1958年
1958年下半年,徐冰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在统战工作中强调采取和风细雨、正面教育的方法,推动党外人士到工作和劳动实践中去,调动他们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积极性,同时在实践中继续进行思想改造。
1959年
1959年元旦,在中共中央统战部招待会上,他针对当时统一战线出现的一些情况,宣布了党的“五不变”政策(即定息不变、高薪不变、学衔不变、政治安排不变和教育改造不变),对稳定和团结各方面人士起了重要作用。
1962年
1962年以后,他受中共中央委托,在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中,推荐安排了大量的各界党外人士,特别是各方面的科学技术专家,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各种爱国力量,起了重大作用。他还多次带队到基层蹲点,对统一战线内部阶级关系的变化以及基层统战工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1965年
1965年1月,全国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徐冰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文革”初期,在受到林彪、“四人帮”迫害的同时,徐冰仍对一部分上层爱国民主人士采取了保护措施。他长期在周恩来领导下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周恩来称赞他大事不糊涂。因此,林彪、“四人帮”一伙对他栽赃诬陷、打击迫害。1972年3月18日,徐冰在北京被迫害致死。1979年8月22日,中共中央为徐冰平反昭雪,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来源:人民政协报https://mp.weixin.qq.com/s/FEBBpUclax-DjOqEh_3ZZA
责编:蒋锐
编辑:李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