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战知识 >> 正文
统战人物 | 民族团结:壮族人民的好儿子韦拔群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6日 21:21    作者:    点击:[]


韦拔群,壮族,1894年生,广西东兰人。中国早期农民运动领袖,广西农民运动的先驱、百色起义领导者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


韦拔群早年就读于广西法政学堂。1914年,因不满广西法政学堂的种种陋习,韦拔群愤而退学,前往广东以及长江中下游各省游历。在游历中,当地贫苦群众和少数民族同胞遭受的压迫和剥削让他非常痛心。推翻旧社会,让各族群众都能过上好日子的想法,逐渐在韦拔群心中生根发芽。


191512月护国战争爆发后,韦拔群在家乡招募了100多名乡友,赴贵州参加护国军讨伐袁世凯。不久,他进入贵州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在黔军张毅部任参谋。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韦拔群阅读了《新青年》等进步刊物,接受新的思想,并以愤不平为笔名宣传革命思想。1920年,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韦拔群离开黔军,在广州参加改造广西同志会,并担任该会政治组副组长,积极投入讨伐旧桂系军阀陆荣廷的革命活动。


19219月,韦拔群返回家乡东兰县,从事农民革命运动。先后组织改造东兰同志会”(后称农民自治会)国民自卫军”(后称农民自卫军),把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逐渐结合起来。


1923年夏,韦拔群指挥农民军三次攻打东兰县城,揭开了右江农民武装斗争的序幕。攻下东兰县城后,他宣布取消苛捐杂税、废除各种契约、提倡民族平等和男女平权的三大政策,深受东兰各族人民的拥护。


1925年初,韦拔群进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他回东兰继续从事农民运动,主办农讲所,培养骨干,发展农会和农民武装,把农民运动推向右江地区。他多次明确表示,要消除历史上形成的民族隔阂,废除徭役,实行壮、瑶、汉等各民族一律平等。


1926年,韦拔群领导成立东兰县革命委员会,任主任,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仍在当地坚持武装斗争。


192912月,韦拔群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建立右江苏区,任右江苏维埃政府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三纵队司令员。193010月,红七军集中在广西河池整编,把原来的3个纵队改编为3个师,韦拔群任第21师师长,率部留守右江苏区。


红七军主力离开右江苏区后,韦拔群带领百余人留在右江地区,继续发动群众,组织扩建部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游击斗争,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剿”,保卫和巩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


19328月,国民党军近万人,对右江根据地的中心——东兰县西山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围剿。在残酷的斗争面前,韦拔群和当地军民一道钻山洞,宿山林,以野菜充饥,以辣椒当盐,始终战斗在第一线。他一家20人有10多人包括他的儿子惨遭敌人杀害。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的革命意志,他坚定地说:革命者要不怕难,不怕死,坚决为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


19321019日凌晨,韦拔群被叛徒杀害于东兰赏茶洞,时年38岁。


196212月,为纪念韦拔群牺牲30周年,邓小平同志写下了这样的题词:韦拔群同志以他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最后献出了他的生命。他不愧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英雄,他不愧是名副其实的人民群众的领袖,他不愧是一个模范的共产党员。


来源:中国民族报

编辑:范丹丹

责任编辑:蒋锐


上一条:统战人物 | 多党合作:不怕死的民主斗士闻一多 下一条:统战人物 | 爱国爱教:民进先贤赵朴初的政治贡献

关闭

版权所有 © 山东大学统一战线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电话:0531-88361245    Email:tzzx@sdu.edu.cn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