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战知识 >> 正文
统战人物 | 这位民建先辈,为国家前途奋斗了近一个世纪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08日 09:12    作者:    点击:[]
“他为国家民族命运前途奋斗了近一个世纪,为振兴民族经济拼搏了七十年,领导中国民主建国会同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风雨同舟战斗了四十余年。”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老一辈民建领导人孙起孟曾这样概括一位民建先辈的一生。

这位民建先辈,就是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政治活动家、杰出实业家、民建创始人之一胡厥文。

今天是胡厥文诞辰125周年纪念日,让我们一起回顾他传奇的一生,缅怀这位爱国民主先辈。

胡厥文(1895—1989),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抗战时期,积极投身抗日民族救亡运动,为保护我国民族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抗战胜利后,他和黄炎培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了民主建国会,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立志“实业救国”


胡厥文青年时代起,热爱祖国、志存高远,立下誓言:一不做官,二不执教,以实业救国。1918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工业专科学校机械科。为了学以致用,他决心到工厂去,从一名学徒工做起,进了国内最大工厂——汉阳铁工厂。厂长考虑他是从大学毕业的,安排他担任帮工程师(相当于现在的助理工程师),但被他拒绝了,他提出要当一名学徒工。理由是,当学徒工可以放下架子,不懂就问,更能学到东西,若当帮工程师,不容易接触实际,还不好意思问别人,不懂装懂是学不到真东西的。他向厂长再次表明先当学徒工的决心,得到了批准。他先在机械股当了一名钳工,后调到化铁股当了一名化铁工。

后来胡厥文离开汉阳铁工厂到上海同济医工专实习工厂继续实习。1922年,上海新民机器厂开工了,他回到自己经营的工厂,开始实业家的生涯。他始终把办企业同个人的发展和富国利民联系在一起,提出口号是“外国能造的,新民厂也能造”。他的产品以质量上乘、价格低廉受到用户的欢迎。

在新民厂对面,有一家外资企业英道洋行投资的蓝格子木厂,经理是华侨,一天来新民厂参观时,无意中讲到他的企业要增添一部大型立式锯木机,“但可惜你们不会造”。胡厥文听后,对这位华侨经理表示,“我们能造!我不要你的定金,机器造好后为你安装试用,假使能和外国机器一样,你可照洋货的8折付款,假使不能使用,你把机器砸碎还我,怎样?”在这样豪爽自信的保证下,双方签下了合同。胡厥文组织工人师傅测绘研制,并对使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了改进,按期交了货。试车结果证明,新民厂制造的这台锯木机性能极好,功效提高了5%,而耗电只有原来的80%。新民厂也自此赢得声誉,名噪一时。但胡厥文并没有满足于个人的成功,为了带动上海机器制造业的共同发展,他发起成立了同业公会组织,以加强互助合作。1927年,上海机器制造业同业公会成立,他被公推为同业公会主任委员,后来连选连任长达 10 年之久,在同业中具有很高的威望。


积极支援抗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1932 年日寇又发动“一·二八”淞沪战争,打乱了胡厥文一心要实现的“实业报国”梦想。他感到“国难当头,焉能安业”?于是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工作。他做出了两项爱国壮举。一是在淞沪抗战中,动员组织几十家同业工厂,拆迁机器到沪南市郊建立临时工场,赶制手榴弹、炮弹、地雷、水雷,支援前线守军。几十天来,他日夜奔忙,无暇理发剃须,竟至鬓髯盈颊,大家尊称他“胡子”,他索性蓄须以记国难,并表示要待抗战胜利了才剃。在工商界中有些人听说要打仗了,首先想到的是避难,找一个安全地方躲避战乱,保护好自己,像胡厥文这样不但不避难,反而挺身而出,逆行而上,与日寇斗一斗,是很少有的。

二是他预见江浙沪一带不久将失守被日寇占领,这样大批工厂设备将落入日寇手中,经济损失会很大。胡厥文心急如焚,他服从抗战需要,不顾个人安危,积极参与发起成立上海迁川工厂联合会,他被推举任理事长,组织江浙沪宁百余家民营工厂内迁壮举,并带头把自己所有的企业迁往内地。随迁的设备物资由重庆民生轮船公司负责承运,内迁途中,历经千难万险,民生轮船公司16艘货船被炸沉炸毁,116 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胡厥文的长城砖瓦厂和新民湘厂在迁移中损失殆尽,但他置个人利害于不顾,心里装的是国家民族的需要。内迁共有146家工厂,1.46 万吨物资和 2500 多名技术人员,涉及机械、造船、纺织、炼钢、化工等重要行业。这次史无前例的民族工业大迁移成功,使这些人力、物力资源成为抗战时期后方民族工业的中坚力量,在军需民用的生产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谱写了我国抗战史上的光辉一页。


参与创建民主建国会


1945年8月,黄炎培偕同杨卫玉在重庆专访胡厥文前,刚从延安访问回来。两人在时局认识和组建一个新的政党方面都取得了共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这与黄炎培访问延安受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有密切的关系。胡厥文在重庆时期,他有机会见到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邓颖超等中共领导人,听他们分析中国和世界形势,讲解党的建国方针政策,思想有了很大提高,坚定了他跟着共产党走的信念。胡厥文说,“马克思主义我不懂,但共产党主张民主,立党为公,不谋私利,吸引了我。我原以为共产党同民族资产阶级总是势不两立的,但后来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不但不怕资本主义,反而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提倡它的发展,以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而且可以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黄炎培、胡厥文共同的理想使他们选择了共同的政治发展道路——组建一个既能在民主团结、和平建国中发挥作用,又能维护自身利益的政治组织“民主建国会”。


胡厥文题词“中国民主建国会”。

在两人商谈中,胡厥文出了很好的主意。他说,“工商界不能只埋头搞实业,还必须有一个自己的政党,取得应有的政治地位”“工商界目前关心国家大事的人不多,且大都不擅长搞政治,要成立自己的政治团体,还必须联合社会上对政治研究有素的人士参加,把民间力量扩大起来,才能相得益彰。”经商定,邀请章乃器、施复亮、孙起孟等人参加筹备工作。在三个多月时间里召开了24次筹备会议,完成了文件起草、人事协商等各项筹备工作,胡厥文积极参加会议并提出意见建议。1945年12月16日在重庆白象街西南实业大厦举行民主建国会成立大会。从此,一个新的政党出现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民建提出的政治主张,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政治纲领精神相契合,因而从民建发起筹备到成立,始终得到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派员和民建保持经常性联系。《新华日报》报道了民建宣告成立的消息。



为新中国成立作贡献


民建成立后,以民主与建设为宗旨,为推进民主、反对独裁,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积极投入爱国民主运动,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支持。

1946年10月,上海民建会员33人,会同上海各界人民团体发起举行李公朴、闻一多烈士悼念活动,民建捐赠30万元作为纪念活动经费。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参加悼念活动,胡厥文主持公祭仪式。1947年5月,民建邀请百余位工商界人士举行“社会危机检讨会”,揭露蒋介石欺骗民众,把物价飞涨和社会动乱归罪于学潮、工潮。马寅初、章乃器、胡厥文等人应邀出席,在会上严正指出,“真正的原因是内战造成的,如果人人都能安居乐业,当然不会发生学潮、工潮”。1947年10月,国民党内政部悍然宣布民盟、民建等组织为“非法团体”。为保存实力,民建总会决定由公开活动转向秘密的地下斗争。民建在沪会员编为若干小组,由民建临干会负责单线联系。活动地点选在盛丕华经营的红棉酒家、上元公司,胡厥文、包达三、王良仲等人住宅、同业公会会所。以“星期聚餐会”名义进行秘密联络,交流情况、商讨工作。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全国人民“为着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奋斗”“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5月23日,民建在沪秘密举行常务理监事会议,黄炎培、胡厥文、施复亮、盛丕华等人参加。会议一致赞成中共“五一”号召,筹开新政协,成立联合政府。并派章乃器、孙起孟为民建驻港联络代表。响应中共“五一口号”,是民建前进道路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1949年9月,胡厥文代表民建界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重要文件起草和决定,还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见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和新中国成立。


积极投入新中国建设事业


1953年,中共中央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胡厥文坚信中国共产党所指引的道路是康庄大道,带头提出公私合营申请,并以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亲身体会向工商界进行宣传。厥老在工商界威信很高,他的言行在工商界起到了很大的示范作用。


胡厥文(左)与周恩来(右)交谈。

厥老担任两届民建中央主席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四人帮”粉碎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他将满腔热情投入到改革开放的热潮,以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精神向中共中央提出意见建议。如1979年1月,他参加邓小平主持的“五老”座谈会,提出“原工商业者的技术专长不能发挥,统战部投降主义帽子没有摘掉,工商界心有余悸”“挖掘人力潜力,光靠统战部和民建工商联来做是不够的,需要党政主管部门共同来做”等意见。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就整党问题听取党外朋友的意见,厥老向中央提出 “进一步明确‘精神污染’的界限,‘精神污染’究竟指什么,许多人并不清楚,建议应该用我国宪法条文的规定来表述,杜绝国内外敌对分子的造谣惑众”等三点意见。厥老是党的诤友挚友,他提的意见建议中肯,受到中央高度重视。

厥老办事认真,工作踏实。在人民大会堂参加邓小平主持的“五老”火锅宴后,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落实邓小平提出的“钱要用起来,人也要用起来”的指示精神。这时,医生告诉他胃部有癌变。厥老很坦然,一边抓紧治疗,一边继续工作。他约见来京开会的上海、江苏民建工商联同志,提出“现在正是工商界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的千载难逢的黄金时代,大家要把吃奶的力气用出来”。他的语重心长发自肺腑之言给与会同志以莫大的鞭策。厥老做了手术后不久利用去南方休养的机会,专程去常州市考察工业发展情况。结束后,他给邓小平、陈云、胡耀邦写了信,报告常州工业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随即胡耀邦在他的信上作了批示:“厥老从考察常州市工业入手,提出了发展工业的一些好意见,指出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值得严重注意的问题。厥老是党外人士,年近九十,关心国家兴旺发达之心,溢于言表,尤其值得我们重视”。



厥老一生光明磊落,爱憎分明。他廉洁奉公、生活简朴,严格教育子女。他的三个儿子参军,献身国防事业,从不以私利而犯公益。他勤奋学习,认真工作,注重道德情操修养,在民建会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

在《胡厥文文稿选编》中,有一篇记录了他在1955年全国工商联一次执委会议上的发言, 厥老说,“我痛恨国民党,在当时只是痛恨他的腐败,恨他无能,恨他不争气,但又不想推翻他,还是把他当成‘正统’,对他有幻想。”“解放前夕,我思想上一方面想早点解放,共产党早来点,一方面又认为共产党来了以后,我是一个资产阶级,一定要被‘共’掉。后来再想想,我爱我的国家,多少年来曾为祖国的命运担过心,也曾为他出过力,希望他能摆脱噩运。我认为,只要国家好,有了办法,即使个人牺牲也是值得的,因此我欢迎共产党早点来解放我们。实际上,也谈不上对共产党有真正的认识。”厥老讲了他接受共产党领导,经历了激烈思想斗争的过程,他坦率地剖析自己是要有政治勇气的,这也正是他与共产党肝胆相照的生动体现。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编辑:范丹丹

责编:蒋锐


上一条:统战史话 | 民革前辈参加开国大典 下一条:统战人物 | 赵朴初:谈笑忆群英 怡怡薪与胆

关闭

版权所有 © 山东大学统一战线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电话:0531-88361245    Email:tzzx@sdu.edu.cn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