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以极大的热忱积极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
他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我国现代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
为开创民盟工作新局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就是民盟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主席——费孝通。
今天(4月24日)是费孝通先生逝世17周年纪念日,
让我们一同回顾他的精彩人生。

民盟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主席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
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1910年11月,费孝通出生于江苏吴江(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1928年,他进入东吴大学医预科学习。
后受进步思想影响,于1930年转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习。
毕业后受梁漱溟先生之邀,到山东邹平县参加乡村建设工作。
不久,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
成为我国最早在本土获得社会人类学硕士的青年学者。
1935年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留学,获博士学位。
1938年,时值中华民族危亡之际,
费孝通毅然从英国回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
积极投身于抗日民主运动。
他与其他学者发表声明,撰写文章,抨击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一二·一”惨案后,他与云南大学的教授一同发表声明,
声援和支持昆明学生的“反内战,争民主”运动。
1946年1月,他与其他教育工作者联名致函正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
呼吁停止内战,成立联合政府,保障民主权利。

1998年8月,费孝通为纪念各民主党派响应“五一”口号五十周年题词。
1949年初,费孝通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五一”口号,
应邀赴西柏坡共商建国大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从此开始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光辉历程。
1949年9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49年10月1日,他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此后,他以强烈的爱国热忱积极投身新中国的建设。

20世纪50年代初,费孝通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考察。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他始终不渝地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他曾多次表示,正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多党合作事业,
才使他为人民作贡献的理想得以真正实现。
中国民主同盟卓越的领导人
1949年,费孝通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此后历任民盟中央委员、常委、副主席。
1987年后,任民盟中央主席、民盟中央名誉主席。
他主持民盟中央工作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紧密围绕国家的中心任务,把为经济建设“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作为民盟的工作思路。

1984年9月17日,费孝通第一次到甘肃定西县对石家岔小流域治理情况进行实地考察。
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及祖国的山山水水。
他高度关注农村和农民问题,
七下甘肃定西,三十余次到江苏吴江调查,
帮助当地农民寻找脱贫致富和加快发展的道路。
他先后对我国多个地区进行实地调查,
代表民盟中央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许多既符合当地实际、
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建议,
尤其是关于上海浦东开发和促进22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实现现代化的提议,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肯定。
他勇于探索、积极开拓的精神,
深入实际、认真实践的作风,
以及不凡的学识与智慧、气度与魄力,
都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民盟盟员。
他为开创民盟工作新局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1996年,费孝通访问吴江江村农民的家庭工厂。
享誉海内外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
1930年,费孝通即投身社会学研究,
后考入清华大学,
师从教授史禄国攻读人类学。
1935年,他赴广西大瑶山进行社会调查遇险,
获救后整理出版了《花蓝瑶社会组织》。
留学英国期间,他继续学习社会人类学,
完成并出版了英文专著Peasants Life in China(《江村经济》)。
回国后,他创办了云南大学—燕京大学社会实地工作站,
发表了《禄村农田》等一系列关于农村问题的文章,培养了一批社会学者。
1942年至1943年访美期间,他整理、出版了Earth bound China(《云南三村》)。
1979年,他受中共中央委托主持社会学学科重建工作,任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其间,他广泛了解国外社会学发展现状,大力培养国内社会学师资,组织编写教材,筹建专业教育和研究机构。
1985年,他创建了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1987年,他创办了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他主张当代的中国社会学应该是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和民族特点的社会学,
必须立足于中国社会的实际生活,从科学的社会调查研究入手。
1992年,他汇集近10年的研究成果,出版了《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
该著作荣获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社会学一等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荣誉奖。

《乡土中国》首次出版于1948年,是费孝通著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是学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在社会科学研究事业上的卓越成就为他赢得了诸多国际声誉:
国际应用人类学会该年度马林诺斯基纪念奖、
英国皇家人类学会赫胥黎纪念奖章、
美国“大英百科全书奖”、
日本亚洲文化大奖……
他还先后获得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授予的荣誉院士、
澳门东亚大学社会科学博士、香港大学文学博士等荣誉。
1999年以来,相继出版的《费孝通文集》(16卷)、《费孝通全集》(20卷),
是他一生重要学术成就的集纳,
也是我国社会科学的一项丰硕成果。
他的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体现了社会学、人类学的巨大应用价值。
他超凡的才智、渊博的学识为人们所钦佩。
费孝通先生的一生,
是光辉的一生,
追求真理的一生。
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殚精竭虑,不懈奋斗。
先生精神,山高水长,
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编辑:董小参
责编: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