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战知识 >> 正文
统战史话 | 中共与北美学生会的归国号召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5日 15:04    作者:    点击:[]

北美学生会是民国年间北美地区最活跃、成员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中国留学生组织,全盛时期注册会员有2000余人。新中国成立前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号召北美留学生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报效祖国,北美学生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北美学生会,全称为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英文Chinese Students Christian Association in North America,简称C.S.C.A.19099月由留美学生王正廷、曹云祥、韩安、余日章等人在美国纽约创建,作为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的海外组织和延伸机构。之前,中国青年会于19062月在纽约创办了面向海外中国留学生的英文杂志《青年季刊》(China’s Young Men)。


凡是中国学生,不论是留学生或华侨子弟都能参加北美学生会。学生会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接待留学生、组织演讲、举办夏令会、旅游接待、出版刊物、发表观点、关心青年的思想学业等,总之有关青年留学生的各类事务都在其中,是提倡奉献、服务学生、自治管理的学生团体。北美学生会分东部、中西部和西部三个地区分会,每年通过暑期集中的聚会,选举下一年度的工作班子。学生会总干事往往是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事务,会长则由东部分会及中西部分会的留学生代表推选出来,而以东部分会的学生精英为主。它在美国十多个中国留学生最集中的城市还建立了地方支会,如东部的纽约和波士顿,中西部的芝加哥、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尼斯,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等。


194512月,北美学生会波士顿支会出版了《中国学生意见》(Chinese Student Opinion),由同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浦寿昌和浦寿山兄弟负责,一年四期。第一期即刊出了浦寿山撰写的《美援的讽嘲》,直指美国政府对蒋介石的援助。杂志以波士顿支会学生之间交流刊物名义刊行,不代表任何党派立场,但在二人的主持下,逐渐成为宣扬中共观点的刊物。浦寿昌和浦寿山在美留学期间,分别于1944年和1945年加入美国共产党。董必武于1945年赴美国纽约参加联合国成立大会,在美国停留了7个月,大量接触了华侨和左翼学生,整顿了中共在美组织,建立了中共在美领导小组。经董必武同意,浦寿昌和浦寿山这时转为中国共产党,负责留美学生工作。新中国建立后,浦寿昌任周恩来英文翻译、《毛泽东选集》英译本成员、外交部副部长;浦寿山后改名浦山,参加抗美援朝对美谈判、任外交部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经济研究所所长等职。


1946年后,北美学生会逐渐开始出现了更加同情或倾向中共的现象。这与中共对留学生和基督教学生运动的统战政策和培养政策都有密切的关系。早在19388月,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基督教学生团体联合会中建立了秘密党团组织,12月成立了中共基督教学校学生运动委员会。上海基督教学生团体联合会是由上海各学校青年会和基督教团契组成的校际性学生组织。曾任上海基督教学生团体联合会会长、中共基督教学校学生运动委员会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的俞沛文,1947年已当选为北美学生会东部分会会长和全国委员会会长。新中国成立后,经周恩来总理特批,俞沛文调任外交部工作,曾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表等职。


早在1941年,在董必武的指示下,中共南方局连续派遣中共党员或进步学生通过各种途径留学国外,以便将来号召吸引留学生回国,参加祖国建设。据笔者多年阅读史料所知,派出的有计苏华、赖亚力、薛葆鼎、兰毓钟、龚普生、侯祥麟、徐鸣、涂光炽等人。中共上海局也分别派出了陈一鸣、陈秀霞等人赴美留学。其中徐鸣、赖亚力、薛葆鼎为中共在美领导小组成员,侯祥麟、涂光炽、陈一鸣、陈秀霞参加了北美学生会的领导工作。


1940年代末期,中共影响已经进入了北美学生会的核心领导层。北美学生会全国委员会由9人组成,19481949年北美学生会全国委员会的9人中有4人是中共党员。他们是:会长俞沛文;总干事哈佛大学的林达光,1944年至1945年曾任北美学生会会长,他是出生在加拿大、同情共产党的华侨子弟,1950年回国,任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编辑、国际广播电台英语播音指导。1966年回到加拿大,任麦吉尔大学东亚系教授、加拿大宋庆龄基金会会长。干事陈利生(后改名陈辉),19486月入党,后任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英文翻译、英文报纸《中国日报》副总编。中西部分会代表是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中共党员陈秀霞,上海基督教学生团体联合会成员,后任外交部新闻司处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东部分会代表徐鸣是波士顿克拉克大学研究生,1938年入党,曾任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部长,1944年奉中共南方局之命赴美留学,在中共在美领导小组中专门负责留学生工作。他于1949年夏回国,向周恩来汇报后,9月再次返回美国,执行周恩来的号召动员安排留学生回国的指示。新中国成立后,徐鸣在外交部新闻司工作,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顾问、国家计委外事局局长。


1949年北美学生会改选后,全国委员会9人中更有8人是中共党员。陈利生任会长;副会长涂光炽于1938年至1939年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98月在纽约加入中共,1950年带领近200余名留美同学乘威尔逊总统号轮船回国,于1949年获得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财务干事是陈秀霞。东部分会代表是陈秀霞的哥哥、1938年入党的陈一鸣,上海基督教学生团体联合会副会长、中共基督教学校学生运动委员会负责人,后任上海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中西部代表是在芝加哥诺特丹大学攻读硕士、1940年入党、上海基督教学生团体联合会成员顾以健,后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


在众多留学生地下党员的领导下,北美学生会逐渐成为同情中共和协助联结左翼力量的基督教学生组织。在基督教学生运动的名义下,北美学生会间接为左翼力量的发展提供了宗教掩护。它与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一起,为号召组织留美学生回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如侯详麟在自传《我与石油有缘:侯详麟自述》中回忆道,学习资料能找到的像《新民主主义论》,都学习过……当时尽量向同学们宣传新中国的情况,宣传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让大家了解新中国的前途和方向……1949年冬天,波士顿分会办了冬令营,公开号召大家回国参加建设。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团结报文史e家

编辑:董小参

责编:蒋   锐


上一条:统战史话 | 制定下发《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 下一条:统战人物 | 华罗庚:创造自主的数学研究

关闭

版权所有 © 山东大学统一战线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电话:0531-88361245    Email:tzzx@sdu.edu.cn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