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彩 提 要
重温民革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有助于广大民革党员进一步了解民革历史,继承和发扬民革优良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国民党民主派联合代表大会
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香港坚尼地道52号正式举行。这是民革历史上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讨论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并通过发表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宣言》《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行动纲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组织总章》及《告本党同志书》四个文件,全面阐述了民革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
大会选举产生了民革中央领导机构。公推宋庆龄为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选举中央执行委员会54人,候补执行委员17人;中央监察委员13人,候补中央监察委员5人。设立政治委员会、宣传委员会、组织委员会和秘书处等工作机构,由冯玉祥、陈劭先、朱学范、蔡廷锴分任四个委员会的主任,李章达任秘书长。在翌日举行的第一次中央执、监委全体会议上,选出李济深、何香凝、冯玉祥、谭平山、蔡廷锴、陈其瑗、陈劭先、王葆真、朱蕴山、何公敢、张文、郭春涛、朱学范、邓初民、李章达、李民欣等16人为中央常务执行委员。
中国国民党民主派代表会议
1949年11月12日至16日召开的中国国民党民主派代表会议,是民革历史上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9年10月6日,由民革、民联、民促的代表组成的统一协商会议讨论了国民党各民主派别的统一问题,制定了统一工作方案,公推李济深为召集人,邀集各方代表就有关问题继续进行协商。程潜、张治中、邵力子等也应邀参加,协调各方的意见。1949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统战部举办茶话会招待民革领导人,周恩来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关于民革的发展方向和前途问题,周恩来指出,原国民党中层广大职教公务人员应当是民革主要发展对象,希望民革朋友在这方面多做工作,争取他们,使他们懂得如何为人民服务。周恩来这一讲话精神,给了民革领导人极大启发和教育,这对于各方意见的统一和中国国民党民主派代表会议的成功召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同年11月12日至16日,中国国民党民主派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四个方面的代表,即民革、民联、民促和国民党其他爱国民主分子,共58人。国民党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包括原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团的部分成员、部分起义将领和国民党知名人士。会议决定,民革、民联、民促和国民党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统一成为一个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联、民促同时宣告结束。此前,民联、民促等组织仍然存在并有活动。会议经过5天讨论,通过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关于当前政治任务决议案》,决定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民革的政治纲领。同时还通过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组织总章》和《中国国民党民主派代表会议宣言》。会议选举产生了由45名中央委员和20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李济深当选为主席,何香凝、谭平山、陈铭枢、蔡廷锴、蒋光鼐、程潜、张治中、邵力子、柳亚子、朱蕴山、陈劭先、陈其瑗、梅龚彬、王昆仑、郭春涛、许宝驹、宁武、贺贵严、于振瀛、李世璋为中央常务委员。会议决定成立以联系和团结国民党爱国民主人士为任务的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由李济深、何香凝、熊克武、王葆真、周震鳞等72人组成。团结委员会作为民革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团结党内上层人士的一个特殊机构,在以后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这次会议圆满地解决了国民党各民主派别和其他爱国民主力量成立统一的政治组织问题。会议在总结民主革命时期国民党民主派斗争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立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新民主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并制定了相应的组织路线,会议选出的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体现了国民党爱国民主力量的大团结。这次大会在政治上和组织上为新中国成立后民革工作的开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民革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2月21日至29日,民革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即将到来的时刻召开的。大会决定,民革要把团结、教育、改造原国民党及与国民党有历史关系的中上层人士,尤其是处在社会上的中上层人士作为在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中的首要任务,并要求全体成员广泛开展社会联系工作,帮助社联人士进行思想改造,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李济深在会上作第二届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程潜作民革章程的说明。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章程》;发表了《告台湾军政人员书》;选举了第三届中央委员会,选出中央委员132名,候补中央委员43名。1956年3月5日,民革第三届中央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选举李济深为主席,何香凝、程潜、谭平山、蔡廷锴、张治中、熊克武、龙云、邓宝珊、陈绍宽为副主席,梅龚彬为秘书长,于振瀛等29人为中央常务委员。
民革三大是民革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会。大会总结了二大以来的工作,明确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工作方针,为民革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民革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
1958年11月12日至12月2日,民革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出席大会的有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和各地组织代表300多人。其他兄弟民主党派的代表也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在这次大会上宣读了何香凝的题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为完成祖国统一而努力》的书面发言,李济深代表第三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大会期间,全体代表学习讨论了毛泽东、周恩来和陈毅关于国内外形势的报告,听取程潜关于修改《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章程》的说明,大会于12月2日通过决议,选举了第四届中央委员会。
1958年12月4日,民革举行四届一中全会。会议选举李济深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何香凝、程潜、蔡廷锴、张治中、熊克武、邓宝珊、陈绍宽为副主席;于振瀛、卫立煌、王昆仑、甘祠森、卢汉、卢郁文、朱学范、朱蕴山、刘文辉、刘仲容、刘孟纯、刘斐、余心清、吴茂荪、李世璋、李任仁、邵力子、屈武、陈此生、陈劭先、陈其瑗、唐生智、翁文灏、梅龚彬、许宝驹、许闻天、贺贵严、宁武、蒋光鼐、钱昌照、龙云为常务委员;梅龚彬为秘书长;朱蕴山为组织部长;陈此生为宣传部长;邵力子为社会联系工作委员会主任。会议还推选张治中兼和平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主任;推选陈劭先为团结委员会主任委员。
民革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以后,中央领导层人事发生一个大变化,1959年10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因病在京逝世,终年75岁。李济深的病逝,无疑是民革的巨大损失,翌年,即1960年8月15日至9月19日,民革四届二中全会(扩大)在京开幕。大会一致选举何香凝为民革中央主席。
民革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全国各条战线,方方面面的工作都亟待拨乱反正,在这种大环境下,尽快恢复民革工作就提到议事日程。1979年4月14日至21日,民革全国工作会议开幕。会议主要是为召开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进行准备。10月11日至22日,民革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326人。开幕式由陈此生主持;王昆仑致开幕词;屈武作代表资格审查报告;朱蕴山代表民革第四届中央委员会作工作报告。22日,大会通过了《政治决议》并进行选举,选出中央委员145人,候补中央委员51人。陈此生致闭幕词,大会圆满闭幕。
翌日,民革五届一中全会在京召开。会议选举朱蕴山为民革中央主席;王昆仑、陈此生、刘斐、屈武、朱学范、裴昌会、李世璋、刘仲容、钱昌照、郑洞国、甘祠森、吴茂荪、贾亦斌为副主席;甘祠森兼任秘书长。王昆仑等41人当选为常务委员。
民革五大是民革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它使民革从“左”的思想影响下解脱出来,把工作重点转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从而为新时期民革工作开辟了广阔前景。
民革五大后,1981年4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朱蕴山在京病逝,终年94岁。
12月25日,在民革五届二中全会上王昆仑当选为民革中央主席。
民革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民革五大以来,我国形势发生巨变,民革工作也有了重大发展,开创新局面的任务已经摆上日程。1983年12月21日至30日,民革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全国政协礼堂召开。王昆仑致开幕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震代表中共中央向民革六大表示热烈祝贺。屈武代表第五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团结奋斗,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作出新的贡献》的工作报告。贾亦斌作关于修改民革章程的说明。
本次大会经过审议通过民革章程和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由196名中央委员和51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的民革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民革第六届中央委员会于12月28日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王昆仑为民革中央主席,屈武、朱学范、裴昌会、钱昌照、郑洞国、吴茂荪、贾亦斌、侯镜如、孙越崎、赵祖康、徐起超、彭清源、李赣骝为副主席。这次会议选出35名中央常务委员,选举了以吴茂荪为主任的中央执行局,推选了秘书长和各部门负责人。推选16名中央常务委员会顾问和47名中央委员会顾问。设立中央执行局,这在民革历史上是第一次。
民革六大以后,1985年8月2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王昆仑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同年9月27日,民革第六届中央常务委员会举行第11次会议,一致推选屈武为民革中央代理主席。
1987年2月5日,民革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一致选举屈武为中央主席,决定2月8日召开民革全国代表会议。2月8日至1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共416人。中共中央王震、彭冲、杨静仁,全国政协周绍铮、杨拯民,中央统战部李定、平杰三以及各民主党派、有关人民团体的领导人应邀出席开幕式。屈武致开幕词,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王震代表中共中央致词祝贺,朱学范作了题为《高举爱国旗帜,团结奋斗,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贡献力量》的工作报告。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中央和省级设立荣誉职务的决定》《关于建立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决定》《关于中央执行局设候补委员、省级组织设执行组的决定》。会议通过《关于接受部分老同志辞去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的请求的报告》和给老同志的致敬信。会议一致通过全国代表会议决议。会议增选马耀南等39人为民革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增选丁士匡等33人为民革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选举于国谦等106人为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会议于2月11日举行闭幕式,钱昌照致闭幕词。
这次民革全国代表会议结束后,中央领导层又有新变化。当年12月召开了民革六届五中全会。在这次全会上屈武主动辞去了中央主席职务,全会推举他为名誉主席,同时选举朱学范为中央主席。
民革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8年11月12日至20日,民革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屈武致开幕词。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阎明复宣读中共中央贺词。贾亦斌受六届中央委员会委托作工作报告。监委会副主席谭惕吾受监察委员会委托作监委会工作报告。这是民革40年历史上代表人数最多的一次大会。出席大会的589位代表,代表了当时全国3.8万多名党员。大会选出中央委员171人,候补中央委员66人;选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166人。
在七届一中全会上,朱学范继续当选为中央主席,郑洞国、贾亦斌、侯镜如、徐起超、彭清源、李赣骝、何鲁丽、李沛瑶当选为副主席;一致推举屈武为名誉主席,裴昌会、赵祖康为名誉副主席。中央监察委员会全体会议一致推举孙越崎为主席。
民革七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和民革的具体情况出发,界定民革是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分子所创建的一个民主党派,是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为社会主义和中国统一事业服务的政党。
民革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2年12月14日至22日,民革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贾亦斌致开幕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尉健行代表中共中央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李沛瑶受民革七届中央委员会委托,作题为《学习和贯彻中共十四大精神,进一步发挥参政党的职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新的贡献》的工作报告。民革中央监委会主席孙越崎向大会作了书面报告,题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发挥老同志的影响和作用》。彭清源作关于修改民革章程的说明。
大会经过审议通过民革章程和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推举朱学范、侯镜如、孙越崎为名誉主席;推举贾亦斌、赵祖康为名誉副主席;选举由171名中央委员和38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的民革第八届中央委员会。
民革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于12月22日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李沛瑶为民革中央主席,彭清源、徐起超、李赣骝、何鲁丽、沈求我、周铁农、童傅、程誌青、胡敏为中央副主席;通过朱培康为秘书长。在随后举行八届中央第一次主席会上,通过彭清源为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
1996年2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李沛瑶不幸逝世,终年63岁。
民革八大总结了民革五大以来的基本经验,修改了民革章程,提出了现阶段的政治纲领,在实现新老交替与合作方面又迈进一大步。
民革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6年11月8日至11日,民革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选举何鲁丽为中央委员会主席。1997年11月24日至30日,民革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暨民革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15位代表,代表着全国5.3万多名党员参加了这次盛会。
开幕式上,彭清源致开幕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吴邦国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丁石孙代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致贺词。何鲁丽就民革成立50周年发表讲话,方少逸代表民革老同志讲话。彭清源受八届中央委员会委托,作题为《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开创跨世纪民革工作新局面,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李赣骝作关于党章修改草案的说明。
大会通过了修改后的章程,选举出由185位中央委员、23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
在29日举行的九届一中全会上,何鲁丽继续当选为中央主席,李赣骝、周铁农、童傅、程誌青、胡敏、徐志纯、厉无畏、钮小明、朱培康当选为中央副主席;选举万鄂湘等40人为中央常务委员;推举贾亦斌、彭清源、徐起超、沈求我为中央名誉副主席;任命刘民复为中央委员会秘书长。
大会根据形势发展的变化,决定撤销中央监察委员会这一荣誉机构,但保留荣誉职务,推举方少逸等19人为中央委员会顾问。同时,不再设立中央团结委员会。
民革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2年12月5日至9日,民革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周铁农致开幕词。何鲁丽、贾亦斌、童傅、程誌青、徐志纯、厉无畏、钮小明、朱培康、刘民复、万鄂湘出席会议。何鲁丽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把民革建设成为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参政党而努力》的报告。李赣骝在会上作了《关于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章程(修改草案)的说明》。会议通过了九届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通过了民革章程(修正案)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选举产生了第十届中央委员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吴阶平代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致贺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珮云、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出席开幕式。
12月8日,民革举行十届一中全会。何鲁丽主持会议。周铁农、李赣骝、童傅、程誌青、徐志纯、厉无畏、钮小明、朱培康、刘民复、万鄂湘出席会议。会议听取了童傅就第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常务委员候选人名单草案作的说明;通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办法》。会议选举出了主席:何鲁丽;名誉副主席:贾亦斌、彭清源、徐起超;副主席:周铁农、李赣骝、童傅、程誌青、徐志纯、厉无畏、钮小明、朱培康、刘民复、万鄂湘。
民革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7年12月9日至15日,民革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同时召开的还有民革成立六十周年的纪念大会。开幕式上,宣读了中共中央向民革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贺词。林文漪代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向大会宣读了贺词。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在民革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暨民革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并在大会闭幕式上发表闭幕词。何鲁丽在大会宣读开幕词并在民革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上致辞。贾亦斌代表民革所有老同志发表题为《弘扬孙中山精神,奋力振兴中华》的讲话,向民革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和民革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开幕式上,何鲁丽受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托,向民革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民革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周铁农就纪念民革成立60周年发表讲话。
大会对《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章程》作了部分修改,并在12月13日获得通过。大会在12月15日一致通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并选举产生了由209人组成的民革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会议期间举行的民革十一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民革中央领导成员,周铁农当选为主席,厉无畏、钮小明、万鄂湘、齐续春、谢克昌、修福金、刘凡、程崇庆、傅惠民、何丕洁当选为副主席。
民革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2年12月12日,民革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会见全体与会代表,并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贺词中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成立60多年来,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精神,始终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同心同德,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并肩作战,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携手前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亲密合作,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代又一代民革中央领导人始终不渝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统一战线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发展尽心竭力。历史充分证明:民革不愧为与中国共产党和衷共济、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不愧为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不愧为实现国家富强、祖国统一、民族振兴的重要依靠力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代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致贺词。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周铁农代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在回顾和总结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5年来的主要工作和基本经验后提出,民革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社会服务工作,发挥民革优势,坚持民革特色,进一步做好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工作,把民革真正建设成为适应新时期新要求的高素质、有作为的参政党。
本次大会听取和审议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章程(修正案)》,选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等。
会议期间举行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由50人组成的第十二届中央常务委员会,万鄂湘当选主席,齐续春、修福金、刘凡、程崇庆、傅惠民、何丕洁、田惠光、郑建邦、邓力平、刘家强当选副主席。
12月18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闭幕。
民革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7年12月20日,民革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暨民革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会见与会代表,并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贺词中说,过去的五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五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五年。五年来,民革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带一路”建设、脱贫攻坚等战略性全局性课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许多重要意见建议,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岸一家亲”理念,不断扩大与台湾各界的交往交流,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代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致贺词。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万鄂湘代表民革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总结了民革5年来的主要工作和基本经验,指出民革全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精神,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推动民革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为把民革建设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有作为的参政党而努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新贡献。
本次大会认真学习了中共十九大精神,审议通过了万鄂湘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由220人组成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
会议期间举行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由46人组成的第十三届中央常务委员会,万鄂湘当选主席,郑建邦、邓力平、刘家强、李惠东、高小玫、何报翔、张伯军、田红旗、王红、冯巩当选副主席。
12月24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闭幕。
来源:团结报文史e家
编辑:董小参
责编: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