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成立后,欧美同学会中的会员有许多人在外交、经济、政治领域有所建树,其组织的活动也受到政府、社会和新闻媒体等各界的重视。
这个时期是欧美同学会迅速发展的时期。欧美同学会多次组织集会和游行,积极参与了抗日救亡运动,很多会员用自己的方式为抗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华民国成立后,结社成风,政党林立。1913年10月18日,欧美同学会正式成立。该社团主要发起人和创立者是顾维钧、周诒春。会员均有自己的职业,他们乐于参加同学会的活动。最初欧美同学会的宗旨是:讲学、言志、敦品、励志。没有政治目的,不具有政治意图,不介入党争,并且讲究道德、学问、修养,为留学生提供了一处“会友辅仁”的港湾。
欧美同学会起初在北京市西交民巷租赁了一座可容纳100多人聚餐的四合院作为会所。然而,办公聚餐等活动场所不宜长期依靠租赁,于是会员选择了交通便利,位于东华门东南的一座皇家寺庙作为会所。在明代,该寺是皇宫的崇质殿。该庙为清顺治八年敕建的,后改名为普胜寺(俗名为石鞑子庙或石达子庙),为蒙古高僧大喇嘛恼木汗在京驻锡处。1915年,欧美同学会筹集资金购得该寺。
普胜寺原占地约2700平方米,主体部分为两门三间,大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各殿间以围廊连通。整个院落由廊庑相通。
欧美同学会购得普胜寺之后立即开始修缮工作。至此,欧美同学会才有自己的房产,占地约16.6亩,共有庙房和群房34间左右。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北京是全国的首都,欧美同学会在南河沿的会所盛极一时,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18年3月,蔡元培被选为欧美同学会的主任干事,他亲自规划了欧美同学会的工作,使同学会走向了制度化。颜惠庆任主任干事、干事长期间,同学会通过募捐等方式,会务活动空前活跃。同学会积极保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关心会员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对于会员真实反映的意见和要求及时解决和满足,定期考察留学人员的工作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表扬、奖励和批评,推荐优秀留学人员中的表现突出者。同学会每年均会举办年会(常年大会、年份大会),大会内容围绕:经济、会章、演讲、选举、聚餐五项进行。演讲、聚餐和舞会等文娱活动在大会休会期间也经常举办。会所建立了图书编辑社、图书室,订阅外文杂志,加强与其他社团的联系。除此,同学会还致力于发展慈善福利事业,举办美术展、义展等活动。

△1918年,蔡元培被选为欧美同学会的主任干事
欧美同学会中的会员多是忠贞爱国之士,且有许多人在外交、经济、政治领域有所建树,他们心系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留心世界局势变化。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陆徴祥、顾维钧、王正廷、施肇基等几位中国代表均为欧美同学会会员,他们在巴黎和会中各尽所能,竭尽全力地维护中国权益。其他会员也在清华大学组织召开了临时大会,表示力争外权。由于列强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赴会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1919年6月28日,当签约仪式在巴黎凡尔赛宫举行时,为中国全权代表准备的两个座位上一直空无一人。中国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愤怒。这次拒签在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第一次坚决地对列强说“不”,终于打破了“始争终让”的外交局面,最后没有退让,成为战胜国中唯一未签字者。中国拒绝签字不仅没有导致政府担心的严重后果,反而赢得了国际舆论的同情,为日后重新提出和解决山东问题奠定了基础。这也表明,顾维钧等欧美同学会会员作为近代我国最优秀的外交人员之一,受过西方专业教育,通晓国际法及近代外交知识,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屈服于列强的压力,努力做到“外争国权”,发挥了各自的作用。
由于顾维钧等欧美同学会会员发挥了先声、引导和示范作用,国内爆发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期间,欧美同学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组织的活动也受到政府、社会和新闻媒体等各界的重视。欧美同学会是五四运动当之无愧的发起者、参与者与后援者。
五四运动之后,欧美同学会在北京的会所也成为北京爱国活动的重要据点,许多进步革新人士均在此聚会,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都曾来此发表讲话。1919年,孙中山莅临欧美同学会会所,参加活动,并为其题词:“指导国民。”

《团结报》11月2日文史周刊5版
作者:李玉林
编辑:王富聪 赵昕
审核:鲍家树
监制:邵宏华
团结报文史e家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络我们获取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