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禹梅
庄禹梅,浙江宁波人,中共党员、民革党员。早年是同盟会成员,曾任孙中山的秘书,宁波市政协第一至六届副主席,民革宁波市委会第一至三届主委。
1885年,庄禹梅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他4岁丧父,6岁失母,全靠教书为业的叔父护养成人。当时的宁波,已是五口通商地之一,庄禹梅从小就深受新思想新事物的熏陶,只是碍于叔父传统家风的“威逼”,18岁参加了乡试,考取秀才第一名。没过多久,庄禹梅赴上海就读理科专修学校,决心科学报国。正是在上海接受了更多新思想,让庄禹梅的心里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1910年,25岁的庄禹梅亲身感受到清政府的腐败,经著名革命家、光复会创立者陶成章介绍,他加入了光复会,随后加入同盟会。翌年,庄禹梅参加镇海光复并任镇海县临时参议会议员。和其他宁波同盟会会员一样,庄禹梅坚定支持孙中山革命,为孙中山思想的发扬光大而努力奋斗。不过那个时候,庄禹梅并不是靠同盟会会员的身份成名,而是凭借独特的文笔成为民国时期上海滩颇负盛名的武侠小说家。庄禹梅的武侠著作有《江湖双侠传》《铁血鸳鸯》《李秀成别传》等数十本,但最令人称道的当属《孙中山演义》。
1916年孙中山视察宁波时,庄禹梅任孙中山秘书,负责记录整理孙中山的演讲,被其人格所感动,因此创作了《孙中山演义》。1927年3月,该书由上海环球图书公司出版,孙科、蒋介石、于右任、胡汉民、孔祥熙、潭延闿等国民政府权威人士题词,杨杏佛等作序,蒋介石评价该书为“革命信史”,著名文学评论家唐弢对此书的评价是:“这是迄今为止我所知道的一部最好的孙中山传记。”《孙中山演义》于1929年、1931年、1996年、2011年多次重版,可见其生命力,这也是唯一一本以武侠小说的笔法创作的孙中山传记。
1925年,庄禹梅加入国民党,1926年任国民党宁波市党部商民部部长,1927年成为宁波临时市政府筹备委员会9名筹委会委员之一,出任《宁波民国日报》社长。庄禹梅长期在宁波、上海从事办报和写作,他不仅是宁波报业的创始人,也是民国时期新闻界著名人士,培养出了大批文化战士。因其文笔犀利、针砭时弊、短小活泼又不失哲理,被读者誉为“宁波鲁迅”。在那个言论尚不自由的年代,庄禹梅也因为始终站在群众立场呼吁民主发表文章而先后4次入狱。
1927年,共产党员杨眉山、王鲲为了解救庄禹梅,被捕入狱后牺牲。庄禹梅在同共产党员的交往中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于是,在1929年国民党制造的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庄禹梅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宁波特别支部负责宣传工作,他的住处成为党的地下联络站,他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从事了许多宣传革命、发展组织的地下工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庄禹梅先后担任浙江省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宁波人报》《宁波时报》社长,宁波市各界人士代表大会常委兼副秘书长。当时,在中共各级组织的支持、帮助下,民革吸收大批新党员,开展建立健全地方组织的工作,并不断扩大社会联系面。1950年7月,民革中央任命何夑侯为召集人,筹备民革浙江省分部。同年9月,民革浙江省分部筹备委员会在杭州市开化路成立,1954年产生第一届委员会。此后不久,庄禹梅和早期宁波同盟会会员孙表卿、毛懋卿一起筹备建立民革宁波地方组织,新中国成立前宁波的第一任市长罗惠侨、教育局局长杨菊庭、鄞县建设局局长倪维熊等孙中山思想的追随者陆续加入到筹备工作中。1956年8月22日,民革宁波市筹备委员会成立。
1958年6月7日,民革宁波市第一次党员大会召开,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宁波市委员会正式成立。大会选举产生民革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庄禹梅因其光辉而特殊的经历当选为主任委员。他不仅在较为艰苦的条件下带领不到10人的宁波民革党员探索和开辟党派各项工作,还充分发挥自己学术面广的优势,著有《中国古代史析疑》《古书新考》《朝鲜痛史——亡国影》《外交思痛录》等专著,颇受专家学者重视。
“文革”期间,民主党派组织停止活动,庄禹梅于1970年6月在宁波逝世,享年85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主党派逐渐恢复活动。1980年,民革宁波市第四次党员大会召开,大会选举产生民革宁波市第四届委员会委员。虽然彼时庄禹梅已经离世10年,但作为宁波统战史、地下党史、新闻史、文化史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传奇人物,庄禹梅的名字将一直被大家铭记。
(作者潘闻起 单位:民革宁波市委会)
编辑:齐振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