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战知识 >> 正文
统战轶事|一封葛志成的亲笔信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1日 16:24    作者:    点击:[]

2024年3月,民进中央会史工作委员会发出了“民进北上研究和有关史料汇编”“民进各领域代表人士生平研究”的课题研究计划,而那段时间,我恰巧在阅读《怀念志成》纪念文集。怀着敬仰与研究的心态,我在旧书网上试图进一步检索有关葛老的书刊,出乎意料,竟发现了一封葛老 44 年前的亲笔信。

568C

1980年2月21日,一封挂号信,从北京市东安门北街93号寄往了上海曹溪北路40号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这是葛志成写给金立人的亲笔信。

1980年2月21日,一封挂号信,从北京市东安门北街93号寄往了上海曹溪北路40号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这是葛志成写给金立人的亲笔信,蘸着历史的笔墨,葛老回忆了上海“小教联”斗争及北上参加新政协筹备会的经历。

信里有两篇葛老的亲笔文稿,一篇是1948年2月,即在“小教联”被国民党政府宣布为非法的前夜写的;另一篇是1979年7月18日的访问记录,葛老谈到了北上参加新政协筹备会的经历及毛泽东主席对“小教联”的评价。

没有犹豫,我立刻买下了这封信,并收藏在了民进江南藏书社。顺着葛老四十多年前的笔墨,我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以及葛老“爱满民进”的夙愿。


葛志成与“小教联”

葛志成,祖籍无锡,1920年12月出生于上海。早年从江苏省立无锡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即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小学教师、校长。从青年时代,追求进步、投身革命的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参加革命后,他改名葛志成,是因为他坚信革命一定会成功:“有志者事竟成。”

155783

1979年,葛志成在民进全国工作座谈会闭幕式上发言。

1938年,18岁的葛志成在上海教书时,就开始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各种教师活动。1940年,葛志成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趁国民党还未加强对上海的统治,8月27日,在上海从事爱国民主运动、担任小学校长的葛志成,便和上海教育界进步人士发起组织了上海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简称“小教联”),他当选为理事长。这是中共上海地下党领导的第一个教师群众团体,葛志成组织广大小学教师,团结教育界人士,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洪流之中。

1945年12月30日,中国民主促进会在上海成立,主要创始人是马叙伦和王绍鏊。“小教联”常与民进的同志并肩作战,在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顽强斗争的过程中,建立了革命友谊。1946年1月,葛志成加入民进,成为民进创建的早期成员之一。

葛志成领导下的“小教联”,从最初不到200人,迅速发展到4000余人,聘请了社会贤达与教育名流112人为顾问,马叙伦、王绍鏊、许广平、郑振铎、林汉达、周建人、叶圣陶、雷洁琼、严景耀等民进先贤都是“小教联”的顾问。葛志成组织开展了上海“六·二三”反内战大会和“争取教师职业保障”“反饥饿、反内战、反独裁、反迫害”等一系列民主运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有力地配合人民解放事业。

1948年3月,“小教联”在葛志成的带领下,联合上海市中等教育研究会,掀起了一场全市规模的“上海市各界抢救教育危机”的斗争。6月28日,“小教联”等团体又引导这场斗争朝反饥饿、反迫害的方向发展,组织了1000多名教师上街游行示威,抗议国民党对教育界的饥饿压迫政策。国民党当局恼羞成怒,加紧了“白色恐怖”活动,葛志成也进了逮捕的黑名单。为防止敌人迫害,同时准备参加新政协筹备会,在中共地下党组织安排下,1948年11月初,葛志成开始北上。


北上参加新政协筹备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 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 , 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以及海外华侨的积极响应,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

51F8

这封写于 1979年7月18日的访问记录,葛志成谈到了北上参加新政协筹备会的经历及毛泽东主席对“小教联”的评价。

1948年8月,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陆续应邀北上参加新政协筹备会议,葛志成也是在此背景下,于11月初开始北上。1949年3月,辗转到北平的他,还以教师身份作为中国代表团的一员,到布拉格参加了第一届世界拥护和平大会。在葛志成给金立人的亲笔信中,有一封写于 1979年7月18日的访问记录,他谈到了北上参加新政协筹备会的经历及毛泽东主席对“小教联”的评价:

1949年6月,新政协筹备会议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举行,参加新政协筹备会议的人数不多,一百余人。在会议休息时,毛主席同大家一一握手,在毛主席和我握手时,问了我姓名后就坐下来同我谈话,他首先问我是从山东来的吗?在谈话中可以看到毛主席对上海教师运动的斗争情况很熟悉,谈了很多,也问了好多,并说:“你们的工作做得很好。”我回答说:“这是党和您领导的结果。”我还说了上海教师怀念毛主席。毛主席的这次谈话有在场的《人民日报》记者作了详细记录,可惜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这个记录本散失了。在1949年6月的《人民日报》上登载了关于新政协筹备会的一篇报道中也谈到这件事,可以查到。

立人同志,关于毛主席接见的情况还没有找到什么材料,只能就您写的论稿上修改,现寄上供参改。

这封信,详细记录了葛志成北上的路线和经历,顺着葛老信中的回忆,我在 1949年6月20日《人民日报》上,确实找到了一篇《毛主席在新政协筹备会上》的报道,更为详实准确地记录了此事:

毛主席看到上海“小教联”主席葛志成,立刻拉住他的手,耐心地谈起来:“你是从上海经山东到北平来的吗?”“是,从上海来的。”毛主席笑着,说:“你的工作做得很好。”葛志成说:“这是因为你领导得正确”。沉吟片刻,他又说:“上海的小学教员,都非常爱戴毛主席。”毛主席慈祥地注视着这位青年人,谦逊地点点头,最后紧紧地握了手,缓缓地走出门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后,葛志成以中华全国教育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委员的身份,担任了第一届全国政协候补代表,时年仅 29 岁。他也是极少数亲历包括新政协筹备会在内的一至八届全国政协会议的元老,从候补代表到委员,再到常委,可以说,他是人民政协的见证人之一。


爱满民进的葛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葛志成先后被任命为教育部、高等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并在民进中央兼职。

1950年召开的民进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中央常务理事,以后被选为历届中央常务委员;1957年,葛老担任民进中央副秘书长;1958年以后,他从高教部调到民进中央当专职领导干部,先后担任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致力于民主党派工作和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他,为民进的创建和发展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文化大革命”中,葛老将部分民进会史资料藏在自己家中,为保护民进中央的珍贵历史档案资料,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79年,各民主党派恢复活动时,葛老担任了民进中央临时领导小组的成员,他深入各地推动平反冤假错案,着力恢复组织工作开展,可谓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在当年10月召开的民进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民进中央秘书长。1984年,民进七届二中全会召开,葛志成增选为民进中央副主席。

葛老善于团结同志、关心民进干部。他总是风尘仆仆,为调研到处奔走;他总是煞费苦心,为团结推心置腹;他尊老敬贤,又注意提携新人;他乐于助人,常登门嘘寒问暖。葛老常说,“爱满民进,贵在真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19338

1985年2月,葛志成到北京郊区慰问教师,与教师亲切交谈。

他常叮咛身边的人:“还有好多事要做,要当心身体。”冯骥才在纪念葛老的一篇文章《永存的关切》中也提到:“记得有一次谈话后,他抬起手来——他身体矮,我个子高,他必须抬手——松松握成拳头,凿凿我的胸脯,连连说:‘身体!身体!身体!’他把一种诚挚的体贴,热烘烘凿进我的胸膛。”

然而造化弄人,1995年4月,民进全国办学工作座谈会在温州召开。年逾古稀的葛老参会期间,在温州开展职业教育调研,他不顾舟车劳顿,一上午走了三所职业学校,参观校舍和教学设施,中午又热情地与当地同志谈话,还准备下午会前开个座谈。没想到,就在中午小休的片刻里,葛老因过度疲劳而引发心脏病,一觉长眠,1995年4月22日晚,猝然逝世,以身殉职,终年75岁。

葛老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奉献给了民进的事业、祖国的事业。他操劳一生的身躯隐入了大地,而他忧公忘私的脊梁,却成了我们最厚实的阶梯。打开葛志成的那封亲笔信,我看到的,是一位有志者,且事竟成的勇士。


来源:《民主》杂志2024年8期,作者闫超健系张家港民进会员,苏州民进出版传媒界会员联谊会副主任,张家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来源:民进网
编辑:王  聪
责编:蒋  锐


上一条:统战知识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一年间 下一条:统战轶事|一部日记,见证70多年前中共领导人与民主人士的交往

关闭

版权所有 © 山东大学统一战线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电话:0531-88361245    Email:tzzx@sdu.edu.cn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