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读史钩沉 | 八一南昌起义建立政权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04日 16:55    作者:    点击:[]

八一南昌起义建立政权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张 峰

19274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4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另行成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427日到5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会前,共产国际发来指示,要求中共五大的一切政治决议“都完全应以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全会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为依据”,即“在现有的国民政府政权之下,继续发展国民革命”。五大把蒋介石的叛变看成是整个民族资产阶级的叛变,认为民族资产阶级已经成了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到了“工农小资产阶级之民主独裁的阶段”,“应该以土地革命及民主政权之政纲去号召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同时又把汪精卫看作小资产阶级的代表,把汪精卫等控制的武汉政府看作工农小资产阶级的联盟,对武汉政府采取了右的迁就主义政策。

19275月共产国际执委会召开第八次全会,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提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认为在目前提出工农代表苏维埃的口号是不适宜的。”共产国际给中共中央发来五月紧急指示,提出:改造国民党使工农分子大批参加进去;把农民协会变成乡村政权;组织七万军队,其中要包括两万共产党员;没收地主土地。

 1927630日,共产国际书记处书记布哈林在《中国革命当前的形势》一文中提出了“左派国民党运动”的最初构想。他指出,在武汉“政府的中央机构可能被内部矛盾所摧毁”的情况下,中共应“坚持和巩固自己在国民党中的阵地”,“并使国民党迅速扩大,把它变成一个强大的以工农为基础的政党,变成一个民主革命的即‘庶民’革命的组织”。

在汪精卫已经出现排斥共产党的倾向时,19277月初,共产国际执委会发出“七月指示”即《关于中国目前革命形势的决定》,指示中共要“公开宣布退出武汉政府,……但不退出国民党,仍留在该党内,即使国民党领导者正在进行把共产党虽从国民党开除出去的运动。与国民党的下层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在他们中间提出坚决抗议国民党中央行动的决议案,要求撤换现在的国民党领导机关,并在这一基础上面,筹备召集国民党的代表大会;……有系统地武装工人和农民”。7月中旬,根据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指示,中共中央实行改组,组成中央临时常务委员会。713日,中共中央发表宣言,强烈谴责武汉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的反动行为,决定撤回参加国民政府的共产党员;同时声明将继续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愿意同国民党内的革命分子继续合作。同一天,国民党左派邓演达发表宣言,强烈谴责汪精卫一伙“向蒋图谋妥协,并与共产党相分离,而残杀农工”的行为。714日,国民党左派的杰出代表宋庆龄写出《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

7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实行“分共”政策,正式同共产党决裂,公然与南京的蒋介石政府“宁汉合流”。随后,汪精卫集团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逮捕、大屠杀。至此,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由国共两党合作发动的大革命宣告失败。

于是中共中央开始着手准备武装起义,决定在南昌于“28日晚举行暴动”,“政治上反对武汉、南京两政府,建立新的政府”。726日,苏联《真理报》发表社论《国民党左派的危机》,提出:“共产党员应当毫不迟疑地着手宣传苏维埃思想,以便一旦争取国民党的斗争失败,出现新的革命高潮时能动员号召群众成立工农兵代表苏维埃,把它们作为劳动群众的机关与资产阶级的组织相抗衡。”728 日,《真理报》发表了斯大林的《时事问题简评》,在谈到中国问题时指出:“在当前革命发展阶段上,在新的革命高涨条件下,成立苏维埃将是一个完全成熟的问题。”但在共产国际“七月指示”影响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八月决议案”中正式提出“左派国民党运动”这一概念,发起了“左派国民党运动”。南昌起义和湘鄂赣粤四省农民秋收起义则是“左派国民党运动”计划的具体实践。

192781日中国共产党联合国民党左派,举行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共产党的目的是联合愿意革命的国民党左派,挥师南下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二次北伐。起义成功后,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这次起义仍用国民党左派名义号召革命的指示精神,揭露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种种罪行,表达了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和继续反对帝国主义、新旧军阀的斗争决心。81日上午,召开了有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党部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成立了邓演达、张发奎、谭平山、陈友仁、吴玉章、彭泽民、林祖涵、贺龙、郭沫若、黄琪翔、恽代英、江浩、朱晖日、周恩来、张国焘、叶挺、张曙时、李立三、徐特立、彭湃、苏兆征、宋庆龄、何香凝、于右任、经亨颐25人组成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委员会主席谭平山,主席团成员有宋庆龄、邓演达、谭平山、张发奎、贺龙、郭沫若,恽代英。当日,国民党中央委员宋庆龄、邓演达、毛泽东、董必武等22人联名发表《中央委员宣言》,揭露蒋介石、汪精卫背叛国民革命,号召国民党全国同志,特别是忠实将士,拥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继续为反对帝国主义与解决土地问题而奋斗。此时成立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虽然实质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民主政权,但主要成员是国民党左派。83日,根据中共中央的计划,起义军陆续撤离南昌,南下广东,以期同广东东江的农民起义军汇合,进军广州,占领整个广东,并夺取出海口,取得共产国际的援助,重新北伐。但后来归于失败。

南昌起义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在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但也有深刻教训。正如周恩来后来总结的,南昌起义军“用国民革命左派名义,南下广东,想依赖外援,攻打大城市,而没有直接到农村中去发动和武装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根据地,这是基本政策的错误”。在这个意义上说,南昌起义的失败也意味着“左派国民党运动”的失败,标志着国共合作的结束。由此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来源:学者张峰公众号

编辑:董小参
责编:蒋 锐


上一条:学术研究 | 李俊、易思铭:统一战线变革社会空间的理论逻辑、实践方式和现实启示 下一条:学术研究 | 王建均:凝聚民营经济同心共筑中国梦磅礴力量

关闭

版权所有 © 山东大学统一战线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电话:0531-88361245    Email:tzzx@sdu.edu.cn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