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带领下,振奋精神、解放思想,大胆试、大胆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科创成果不断孕育、产业发展日新月异,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到安徽调研时曾发出这样的感叹。
安徽是中国农村改革重要发源地,如今又在新时代改革中逐步成长为创新高地。郑建邦来此就“推动长三角自贸试验区沿江沿海协同发展”开展调研,正是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和自贸试验区建设两大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开放谋良策。
不只是长三角和自贸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指向哪里,民主党派的参政履职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之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京津冀人口总量逾1亿,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元,是我国城镇化水平较高、创新要素最发达、科技和人才成果最丰富、数字经济发展优势明显的区域之一。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0周年。10年间,围绕这一领域课题,民主党派持续建言献策。民革中央曾聚焦水资源短缺和空气污染等问题,提出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调整能源结构等建议;民盟中央聚焦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建议加强白洋淀水环境保护,引导雄安农民就业创业融入新区生活;民建中央在2018年全国两会提交《关于推进京津冀绿色协同发展的提案》……
珠三角地区同样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承担着为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探路的时代重任,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崭新实践。
发源于深圳梧桐山的深圳河,自东北向西南流经深圳和香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在这里应势而生。去年8月,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为深港两地合作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其背后有着民革组织上下联动积极建言的助力——去年3月,郑建邦率队到此就“深港共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开展调研,形成的相关建议报送中共中央领导同志,部分内容在《规划》中得到体现。
类似的案例还有不少。“虚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这是执政党应有的胸襟。“凡议国事,惟论是非,不徇好恶。”这是参政党应有的担当。可以说,在助力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民主党派真正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道实情、建良言,参政参到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
值得一提的是,民主党派不仅聚焦“国之大者”开展参政议政工作,民主监督领域同样取得新突破。2016年,中共中央委托8个民主党派中央,首次对口八个中西部省区,开展为期5年的脱贫攻坚专项民主监督工作。
民主党派对执政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开展专项监督,是中共中央赋予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由此开辟了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新领域。5年间,各民主党派中央向对口省区各级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建议2400余条,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监督报告40份,“直通车”意见建议47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2021年6月开始,由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共同牵头,支持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开展为期5年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新一轮专项民主监督工作再启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