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观点 >> 正文
叶小文:新时代地方政协的新使命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0日 18:39    作者:叶小文    点击:[]

作者简介
叶小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学博士,韩国东国大学名誉博士。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曾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正部长级)。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自2014年受聘为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2018年受聘为山东大学兼职特聘教授。


刚刚结束的全国地方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会期不长,务实高效,风清气正,圆满成功。

这次会议,是去年以来开展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研讨活动的深化和继续,是对新时代地方政协工作特点规律、方法举措的有益探讨,是为庆祝人民政协70周年、筹备好中央政协工作会议进行的重要准备。

会议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在地方政协工作服务中心任务展现新担当、坚持双向发力实现新作为、结合工作实际探索新方式的基础上,把成功的工作实践、丰富的实践经验集中到一点,形成共识、发出号召、明确部署,这就是:明确新时代地方政协的定位和职责。

新时代的地方政协,必然、也只能在牢牢把握、认真履行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的大背景下,去定位、履责。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协商就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方式。这就决定了,在新时代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协的职能定位和主要任务,探索地方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制度机制。这是一个大题目,也是一篇大文章。

从这次全国地方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来看,这个大题目已经破题,这篇大文章正在写出精彩的开篇。

新时代地方政协的作用“是什么”?是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是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这个阵地、平台、渠道,归结起来,就是通过作为专门协商机构来把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参与基层治理的效能。

新时代地方政协“干什么”?主要工作是协商,工作方式是“搭台”,工作主旨是双向发力。

新时代地方政协“怎么干”?要围绕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做文章,保障协商频次,完善协商机制,丰富协商形式,完善组织保障。突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既体现了政协性质定位的本质要求,也找到了地方政协履行职能的有效载体和抓手。

总之,政协的“协”就是“协商”,政协就是专门干“协商”这件事的机构。制度的构建,委员的履职,从全国到地方政协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要围绕专门协商机构的定位来进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渠道很多,但专门协商机构只有人民政协一家。“仅此一家”的专门协商机构,要有特别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资质,高超的政治水平和协商能力,完善的协商程序和制度保障;要有一大批政治素质高,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委员作为支撑。专门协商机构,就要拿出“专”的样子和品质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的舞台更宽广。这次全国地方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把地方政协工作中的一些成熟做法上升为制度设计,把日渐成熟、定型的制度设计又认真部署、全面展开为进一步的工作实践,为地方政协明确了专门协商机构的内涵,擦亮了专门协商机构的牌子,正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新样子。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报;望海楼札记)

上一条:徐锋:从民主的两重性看当代政党政府的协治选择 下一条:史苏:加强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

关闭

版权所有 © 山东大学统一战线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电话:0531-88361245    Email:tzzx@sdu.edu.cn    [网站管理]